民风民俗
北门楼村的“三级跳”

  (通讯员 吴传忠 段宝欣)在山东沂水县诸葛镇武家大山脚下,顺天河岸边有一个美丽富饶的山村--北门楼村。初夏,从山顶放眼望去: 纵横井致的街道、星罗棋布的瓦房掩映在绿树红花中;电灌站、拦水坝点缀着郁郁葱葱的苹果园、桃园……到处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问起北门楼人为什么能过上这样富足而和谐的生活,村民们都说这是他们的当家人李金友带领他们一步一步干出来的。诸葛镇人大副主席赵明元一语道出了真谛:“三年时间,北门楼村由一个瘫痪的四类班子一跃成为一类班子,成为全镇十佳村居,这里面有当家人党支部书记李金友的汗水和智慧……”

  北门楼村原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没资金、没产业的空壳村、落后村。班子没有凝聚力,群众的事情没人管,村民怨气大。群众上访,纠纷不断,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最多一年换过3任支部书记……一位老党员伤心的说:“北门楼村的支部书记,咱村的党员都快轮着当了一次了,北门楼村不能这么乱下去了……”

  2014年8月,担任北门楼村12年生产队长、8年支部委员、村委会计的李金友以高票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兄弟爷们信任我,都一定甩开膀子好好干,彻底甩掉落后村的帽子,看我的行动……”

  北门楼村地处山区,自然条件差人均土地少,且绝大部分都是山岭薄地,靠天吃饭。“打大口井、建电灌站,让山岭薄地变成水浇田。”李金友建议一出,便得到了村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的一致赞同。李金友多次到镇政府、水利局、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工程终于于2014年开工了,大口井清淤时正值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李金友第一个挽起裤脚跳入刺骨的水中清淤,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李金友白天与村民一起奋战在工地,晚上和村干部们住在工地研究工程进展看守工程材料。仅用了半年时间大口井电灌站水利配套工程全部完工,清澈的大口井井水通过扬程流上了海拔300米的坡地上。在李金友的带领下,村两委干部都恪守党的宗旨,倾注心血为民造福,在后来的几年里,李金友先后带领乡亲们修通了通往武家大山、高顶子的环山路和田间的生产路达17.5公里。

  水有了,路通了,李金友便带领村民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打破家里有粮心里不慌的旧观念。邀请专家对本村土质、气候等条件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把发展黄桃生产确定为本村“一村一业”的主导产业,首先发动村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清理闲置荒片,引进黄桃种植。经过不懈努力,全村种植的黄桃由发展至目前的1400多亩,并成立黄桃生产的专业合作社,聘请专家给村民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一条龙服务,使村里的产业发展形成了良好态势。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7500元提高到了2018年的17800元。

  “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我最大的心愿”这是李金友常说的一句话。新农村必须要有新面貌,他从改造村容村貌入手,千方百计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推进农村城镇化建设。他多方筹措资金8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了村内道路10000多米,并安装了路灯23盏,使北门楼村所有街道全部绿化、硬化、亮化,彻底告别了过去村里街道脏、乱、差的历史;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兴建农村文化书屋,给村民提供了一个“充电”、休闲、放松的环境,促使村民成为有文化、懂科技的新型农民。同时,购置了跑步机、拉力器、乒乓球、棋类等文体用品,促进村民强身健体。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村民之间扯皮打架、喝酒赌博的事少了,学习健身、唱歌跳舞的人多了,民风得到了极大转变。

  默默的奉献,真诚的付出,没有豪言壮语,只有朴实无华,李金友用自己的言行实践着一个共产党员的诺言,为党和群众架起了一座连心桥。近年来,连续多年被诸葛镇党委授予“优秀党员”、“十佳党支部书记”等荣誉称号。2006年北门楼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县“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村居、先进基层党组织。

上一篇:诸葛镇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下一篇:赣南民俗音画《客家儿郎》献演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人员查询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 版权所有

         邮箱:zgysfpw@163.com  邮编:100062  

京ICP备16057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