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
专家学者研讨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

专家学者研讨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

2014-06-22 12:40:31  作者: 张晶 夏静  来源: 光明网  


      21日至22日,民间文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的民俗文化研究专家围绕非遗的保护与文化传承这一主题,共同总结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经验,讨论我国“非遗保护与城镇化同行”问题,探索非遗教育与人才培养方式。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让那些传承人到舞台上唱唱歌、跳跳舞,而应该让非遗真正地回归民间,回归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之中。”文化部国家非物质文化宜昌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在研讨会上大声疾呼。因为种种原因,中国对非遗的保护开始得较晚。近年来,在大力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部分传统村落的文化根基渐渐流失,甚至消亡。乌丙安痛心地说,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出台3年,但我国非遗保护的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他提出,要在“抢救第一”的方针指导下,一方面大力修补城市社区民众主体失去的文化记忆,通过多媒体手段大力普及非遗知识;另一方面还要大力修复濒临失传的表演技艺、手工技艺等城市文化技艺,建立优惠准入机制。大力倡导将文化生态整体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相结合,让传统文化传统机制、传播机制的修复,逐渐从非遗展演转入正常的百姓生活。乌丙安特别强调,在城市非遗保护中,对于传统节日、庙会活动等文化空间类型非遗项目的文化修复是重中之重。一定要让节日、庙会回归民间民办,取代一节两制官方打造节会的做法。

      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黄永林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在民俗文化、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和研究方面,所具有独特的学术资源与优势。2006年,学校以民间文学教研室为依托,整合优势学科资源,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力地推动了学校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地方的工作。

      据了解,华中师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刘守华是我国知名民俗学家,从事民间文学研究60载,在中国故事学领域成就卓著,创建了中国故事学学科,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论著10余种。鉴于他为中国民间文艺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他“山花奖”民间文艺学术成就奖。此次研讨会上,刘教授将对自己主持编撰的《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十年研究史进行回顾。
责编:艺术
上一篇:贵州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深度调查    下一篇: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京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人员查询 | 免责条款 | 意见反馈 | 版权所有

         邮箱:zgysfpw@163.com  邮编:100062  

京ICP备160575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