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 |
陈秉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资源,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养分。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如综合性、包容性、天下情怀等。综合性是指它产生于辽阔的中华大地,综合了水利农耕文明、草原游牧文明、商业文明等多种文化因素和特质,是世界古老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且常新的文明。包容性是指它具有博大的包容精神和包容能力,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益成分,并进行融合创新发展。天下情怀是指以“天下”论人论事论理,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仁爱、和谐、正义、刚健、大同等价值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也为解决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提供了智慧。
今天,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结合时代要求,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让它展现出时代风采,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发挥推动作用。
深入挖掘和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习近平同志深刻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系统概括了其蕴含的六个基本理念:“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并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我们应以积极而科学的态度继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发掘、系统整理、深刻阐释它的时代内涵和价值。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唤起人们内心善良的道德意愿和道德情感,树立良好社会风尚,建设人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扎实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伦理文化的基因,植根于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在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大多数都可以从中华传统美德中找到文化基因。今天,我们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认真吸收其思想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使之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们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之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力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应着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文化心理结构,具有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天然优势,对人们良好道德品行的养成能够产生“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出能够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命题和思想观点,并赋予其时代内涵,使其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统一。
(作者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项目首席专家)
|
上一篇:公益人物:守护平安,林凡不“凡” 下一篇:中外企业家联盟国际养老论坛 暨地球·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