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互助街 赔本赚爱心 |
2014年06月29日06:10 新华日报 6月10日,记者在张家港市永联村采访,巧遇正在该村爱心互助街上参观的国际考察团。 “您现在参观的是爱心超市,货架上的这些商品都是村里爱心人士捐赠的,标价低于市场价。超市销售所得将纳入村里‘为民基金’,用于帮助贫穷村民。”超市负责人肖燕的介绍,引起国际友人的好奇。 “如果我买下这条毯子,就相当于给了别人帮助。对吗?” 在得到肯定答案后,这10多名国际友人竖起大拇指,还抢购近700元爱心商品,表达对爱心事业的支持。 “他们是来自尼泊尔、巴基斯坦、也门、斯里兰卡等国的官员,也是我们学院亚洲国家架构与社会管理创新班的学员,来学习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同步提升的经验。”考察团领队、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副教授曹任何介绍,永联村是学院的现场教学点,在农村发展方面有很多成功探索,爱心互助街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让抽象的社会文明建设变得生动起来。 “这条街上18个店全部亏本经营,街上商品和服务免费或低价卖给村里低保户、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爱心互助街负责人汤剑波介绍,街上工作人员全是不拿工资的志愿者。 “永联村部分高龄老人缺乏照顾、残疾人吃饭不便、双职工家庭小孩放学没人接送。村里讨论后认为,邻里之间应该倡导互助,解决这些问题。”永联村党委书记吴栋材说,开展邻里互助,不是喊口号就能实现。2012年7月,村里拿出社区公共用房,投资100万元,建成这条长达200米的爱心互助街,引导村民走出家门,奉献爱心,给他人送去帮助。 互帮互助是这条街的鲜明特色。记者见到志愿者丁香平时,他正在永联村亲子书屋整理书籍。“刚开始,我不理解当志愿者的同事,一个月才休息4天,干嘛还来为别人服务?他说,自己和妻子都在村里钢厂上班,孩子上小学,下午放学没人接,一直很烦心。现在,有人帮忙把孩子接到街上‘四点半学校’,我们下班后再接回家。不能老让别人帮忙,我也要帮别人。”在万余人居住的永联村,已涌现近2000名志愿者。 村民们在互助中提升文明素质。“村民献爱心从街上扩散到街外,他们的公益意识在相互影响中成为不受时空限制的自觉行为。很多爱心服务实现点对点服务,得以项目化、常态化。”汤剑波说,“来做志愿者的村民太多了,我们想办法提升其专业化服务能力。” “好婆,今天的红烧肉特意让厨师炖了好久,阿能咬得动?”“好哉好哉!天天给我送餐哟,真是辛苦你们了!”走进永联村八旬独居老人吴三妹家,她正和“助理餐厅”志愿者郑丽芳唠嗑。郑丽芳是永联村村干部,她每年为“助理餐厅”捐餐费,还为独居老人送饭。 “这餐厅是村里为75周岁以上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和三级以上残疾人员开的,他们花4元钱,就能买到一份四菜一汤的营养餐。餐厅开张时,老人上门就餐,后来我们发现,他们大多行动不便,今年就改为点对点服务,送餐上门,还能陪老人聊家常,帮他们解解闷。”郑丽芳说。 本报记者 葛灵丹 李仲勋 责编:艺术
|
上一篇:云大后勤集团副总经理王忠明:感谢新华网推 下一篇:传媒类艺考公益讲座 |